红塔区新闻网
  1. 首页
  2. 平甸乡
  3. 图片新闻
  4. 正文

四级联创:用好“党建+”法宝 为乡村振兴加码赋能

发布时间:2022-09-27 17:32:14

今年以来,桃孔村不断探索发展新模式,将党建工作延伸至产业发展、乡风建设、基层治理等各领域,不仅着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储备上下功夫,以党建引领发展烤烟和食用菌产业,以产业发展助力强村富民,还通过加强网格管理运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等措施找准乡村振兴航向,为乡村振兴加码赋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力和战斗力。

IMG_4406

以“党建+组织”助推领导班子优,筑牢振兴新堡垒。桃孔村结合大岗位改革成效,建立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1+3+N”组织体系,实现村党组织对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及村级自治协会的全面领导。2021年利用村级组织换届契机,选优配强村组干部队伍,调整村“两委”成员6人,调整小组党支部书记、委员9人,夯实组织基础。换届后,桃孔村制定细化岗位职责任务清单,明确具体工作任务,精准实现工作责任到岗到人,严格落实“月考核、月公示”制度,个人得分情况直接与绩效挂钩,有效解决了村干部不作为、慢作为问题。认真抓好村级班子日常教育管理,确保作用发挥到位。建强基层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队伍、活动、阵地、制度建设,探索打造党员积分制管理升级版,强化对乡村振兴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

QQ图片20220923104353

以“党建+队伍”助推党员队伍优,群策群力谋发展。实施党支部书记“领头雁”和后备干部培养工程,培育“党员先锋”“土专家”“田秀才”等带头人,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全面摸排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等年轻优秀人才,建立村级人才清单。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提升行动,提升村干部学历。持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建立发展党员“五支队伍”信息库,2022年新发展党员1名,通过考察培养按期转正预备党员3名。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评先评优,开展农村党员承诺践诺、上讲台讲党课谏良策等活动,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动力,实现组织和人才振兴。用好“马光会劳模创新工作室”“桃孔村姬松茸种植示范基地”等玉溪市域治理干部学院乡村振兴教学点,持续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提升党员能力素养。

IMG_4441

以“党建+服务”助推发展服务优,拓宽群众幸福路。桃孔村积极探索“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区域烤烟发展优势,村级组织创办新平领航农业发展服务有限公司,盘活全村155座烤房开展商品化烘烤服务,公司购买备耕设备、建成烤烟烘烤新型燃料“生物质燃料加工厂”,承接全乡烤烟备耕、生物质燃料供给、商品化育苗、商品化烘烤等全产业链服务,降低农民种烟成本,提高了生产水平,实现集体经济增收。发挥当地适合种植食用菌的有利自然资源条件优势,结合桃孔村发展定位和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与玉溪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人才技术引进合作协议,借力学院技术团队,充分利用农业大棚、空闲农房等,探索建设占地80亩集食用菌菌种培养、销售、科普示范等为一体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园和菌种培育示范基地,示范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食用菌种植。主动争取承接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服务示范项目,发挥村党组织动员群众的优势,创建一支“半脱产型”的特殊专业服务队伍,以组织化优势推动产业发展,承接全乡11000亩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用工服务,带动本村部分村民稳定就业,辐射周边群众季节性用工,增加劳务收入。2022年预计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85万元,比2021年增加165万元。

IMG_5597

大棚2

平菇1

菌包1

羊肚菌5

以“党建+治理”助推基层治理优,构建治理新格局。桃孔村成立了村级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自治组织,把村民自治协会与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多网合一”相融合,组建以各组支部书记、组长、副组长为主体的网格员队伍,组建以骨干党员为主体的党员队伍,组建以村民代表为主体的志愿队伍,用好“三支队伍”,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治安管理、疫情防控等工作,带动群众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格局。同时桃孔村把农村红白理事会、各类协会等群众组织的带头人发展成党员,激发农村基层贤人能人作用发挥,完善农村党组织阵地建设,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发展。在村集体经济实现良性增收的同时,桃孔村进一步完善积分制管理,将村集体收入分红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把集体经济收入的50%用于产业发展资金及村干部养老保险运用,30%用于村组集体基础设施建设,20%用于分红、模范表彰及小组长绩效奖励,通过利益链条的创建,将积分制管理深入运用到基层群众、基层治理各个领域,带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引导好普通群众,实现群众和村集体变富,村干部治理能力和基层党组织力变强,着力构建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

7B49E1E40424A7A9BC9198A3921E6D92

(供稿:王正存 编辑:罗永芳 审核: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