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区新闻网
  1. 首页
  2. 新化乡
  3. 社区工作
  4. 正文

云南新化水价改革节水又增收,改变当地用水资源分配不均难题

发布时间:2023-05-29 11:13:11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今年以来,云南省平均降水量为44.8毫米,截至5月12日,较历史同期偏少61.8%,是近5年来降水最少的年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高度重视云南旱情,5月5日至7日,派出工作组到云南调研指导抗旱工作。

水价改革节水又增收

云南境内河流众多,水资源总量2210亿立方米,排全国第三位,人均水资源量近5000立方米。但是由于空间分布不均匀,导致部分地区饱受干旱困扰,如何有效分配水资源成为一个重课题。

云南玉溪市新化乡以前在农田灌溉中存在一种现象,就是上游村民截流灌溉水渠里的水,下游村民不得不开车拉水灌溉,增加用水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2021年5月开始,当地尝试实施水价改革。核心是把原来免费使用的“大水漫灌”,改为统一分配,按用水多少来收费,实现精准管水、高效用水。

2021年,新化乡开始为各村统一安装供水管道、智能水表等水利设施设备。按以水养水、确保水利设施稳定良好运行的原则,测定水价成本1立方米0.93元。根据一季作物的生长特点来确定基准用水额度。

超过额定的用水,实行累计加价制度。超过基准用水额度10%,水价增加20%,超过30%-50%就加价50%。同时成立专门的合作社进行监督管理。

新化乡竜村地处灌溉水渠的下游,村民杨才学种了29亩地。如果自己拉水浇地,一亩地20立方水,一立方水30元,水价改革后漫灌改滴灌,一亩地只需一立方水,一立方水0.93元。

滴灌让浇水更加轻松,由于用水有保障,农作物产量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

来这里承包土地的种植大户雪伟,也感受到水价改革后带来的变化。他说刚来时,这里满眼都是荒地。村民自己种的玉米,因为缺水也没人收。

水价改革后,这里土地流转租金从无人问津,变成现在每亩地年租金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雪伟租了80亩地,现在他一年种两季西红柿。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新化乡新化社区种植大户 雪伟一亩西红柿,亩产吨,收入在一万八千元左右。八十亩西红柿一季下来大概能挣一百多万元。

荒地重新种上粮食和蔬菜,村民们的收入大大提高。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新化乡竜村党支部书记 李天荣:我们村总共有3000多亩地,以前缺水的时候能灌溉200多亩,种的是苞谷。人均年收入只达到了8000块钱。但通过水价改革,我们村现在种了苞谷,也种了西红柿,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1000元,增加了3000元。

水价改革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化乡用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难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缺水、干旱的难题,当地水利部门正准备实施“西水东调”的水利工程。预计今年开工建设,4年左右完工。工程完工之后可以解决江东18万人口、15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