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4 09:41:19
自开展“四级联创”工作以来,新平县桂山街道紧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这一主线,针对辖区内小区管不住、治理难、服务差等历史难题,奋力打好小区治理“五行拳”,一改小区党建“真空”、治理“错位”、服务“失能”局面,有效破解了小区管理难题,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组织建设先行,强基础筑堡垒
以延伸党组织触角为抓手,推行“把支部建在小区上”,按照便于工作开展、便于活动组织的原则,成立小区党支部74个(其中单建53个,联建21个),选准支部领头雁,选优配强支部班子,打通基层组织神经末梢,解决小区党的建设和治理上出现“两张皮”现象。充分发挥小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全过程指导业主委员会工作,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80个,实行小区党支部与业委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支持党员在业委会竞选任职,引导小区党支部书记与业委会主任“一肩挑”,不断强化小区党支部在小区治理力量中的主心骨地位。
红色物业先行,优服务强保障
将党建引领与小区物业管理有机融合,从居民需求出发,以居民满意为落脚点,不断探索“红色物业”建设新的切入点。依托街道“协商在基层”工作,搭建“红色物业”议事室、“红色物业”服务驿站、“初心亭”等议事及服务平台,畅通诉求渠道,定期研究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针对老旧小区管理难、社会化物业不愿入驻等问题,创办村办“红色物业”集体企业,按照“社区自办、市场化运营”模式,制定服务清单,采取“先服务后收费”模式,用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赢得业主认可,带动居民自治,形成良性循环,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无物业、安全无保障、环境脏乱差等顽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党员队伍先行,亮身份做表率
充分发挥小区内在职党员、党员志愿者、退休老党员发挥先锋表率作用,依托在职党员进小区“双报到、双积分”工作,引导党员强化责任担当,主动到小区“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积极参加小区保洁、绿化、保安、维稳、邻里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活动。定期开展入户走访,精准定位居民需求,推进服务居民群众“零距离”,党群共画“同心圆”,把服务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关怀服务就在家门口,营造出党员身影时时可见、党员服务就在身边的良好氛围。
共建共治先行,聚合力促提
推进共驻共建常态化,强化“吹哨报到”,建立“支部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充分发挥网格责任单位、小区及周边单位、各类社会组织等力量的资源优势,聚焦小区居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居民需求、服务资源、共建项目“三张清单”,精准落实小区建设、矛盾调解、困难帮扶等共驻共建项目,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通过采取党建联建、认领共建项目、组建自助物业服务队或引入公益物业等形式,解决老旧小区安全无保障、环境脏乱差等顽疾。
“三治”同进同行,树新风促和谐
激发“自治”动力,制定小区居民公约,引导居民走出家门、参与自治,推进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从“站着看”到“跟着干”,从“被动干”到“主动干”,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治理格局。夯实“法治”基础,将法治融入社区治理中,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努力在居民群众中培植法治文化,引导居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同时,发挥离退休党员干部余热,主动参与小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做到“矛盾不过夜,纠纷不出社区”。抓实“德治”教育,以志愿者服务团队为抓手,举办“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道德讲堂,评定“和谐家庭”先进典型等活动,组织小区党员开展端午节为孤寡老人送粽子,“六·一”为困境儿童送温暖,“七·一”和“八·一”为困难党员和军人家属送关怀等送温暖活动,弘扬优良传统,倡导时代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