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6 09:18:58
平甸乡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工程,紧紧围绕村集体经济增收的目标,通过建强组织、打造标杆、挖掘产业等模式,逐步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全乡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219.07万元,全乡10个村均达到15万元以上,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坚持组织带动,提高发展“引领力”。平甸乡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2023年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研究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定下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坚持乡党委统一领导、村级为主体、突出市场主导,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建立“乡级抓落实、村级抓实施”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由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包村抓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全面梳理资源禀赋、潜在优势、产业现状,对村“两委”能力素质、人才储备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逐村建立台账,因地制宜、详细制定“一村一策”村集体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积极发挥党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引领推进作用。
坚持产业先行,提高发展“硬实力”。一是做实产业发展文章。以烤烟产业为抓手,探索壮大集体经济措施。在2023年推行“集中分级、集中运输、代表交烟、约时定量收购”的烟叶交售模式下,宁河、红星、弥勒等村通过购买或租赁车辆由村级进行烤烟集中运输,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烤烟商品化育苗、商品化烘烤也为梭克、者甸、白鹤等村带来集体经济增收共20万余元;小石缸村结合自身产业结构,通过乡内党建联盟与桃孔村共同成立村办企业,加工玉米芯用于食用菌生产,2023年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5.2万元。二是做足资源文章。充分挖掘利用各村资源,对村集体所有土地、林地、闲置市场等集体资产进行整理,通过租赁、合作等方式入股参股,形成连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来源。费贾村以项目为抓手,精准化招商引资,通过土地出租,合力打造复合型、体验型的费贾村委会党建引领三产融创园区,既以租金撬动农特产品集散地的建设,打破平甸乡无集镇的发展瓶颈,又实现了集体经济每年稳定收入6.6万元。宁河村、磨皮村依托磨盘山景区和彝族传统文化,通过举办“赏花节”和“吃花酒”节庆文化活动,共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3万元。三是用好政策扶持资金。2023年白鹤、磨皮、桃孔、者甸四个村以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补助资金入股企业,使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1万元。桃孔村以该笔资金为基础,积极发展食用菌种植和烤烟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9万元。
坚持机制联动,提高发展“服务力”。明确乡级财务人员以财务监管的方式监督各村办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指导各村办公司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建立往来款定期对账制度,帮助各村规范村办企业的账目。同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业务培训,通过邀请县级专业人员、乡级专业干部上台讲解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村办公司财务管理的水平。建立和完善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三资”管理台账,实行动态清查登记制度,实时掌握村内现有“三资”情况。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责,邀请广大党员、群众对村集体“三资”进行共同监管,让相关账目公开在阳光下。